《人間的條件(第一、二部)》劇情簡介
取材於五味川純平的原著《人間的條件》。是反映日本在中國東北(滿洲)日本殖民者的電影,導演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對戰爭給雙方的影響做了反思,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一九四三年的滿洲,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 男主角尾,在滿洲為其人道主義立場努力終生的故事。 第一部:純愛編 <純愛篇> 第二部:激怒編<激怒篇> 第三部:望鄉編<望郷篇> 第四部:戰雲編<戦雲篇> 第五部:死的脫出編<死の脫出> 第六部:曠野的彷徨編<礦野の彷徨> 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一九四三年的滿洲,講述太平洋戰爭時,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男主角梶,在滿洲為其人道主義惡戰苦鬥終生的故事。共分六部,約長九小時。電影一、二部主角以人道改革方針對待中國工人而遭失敗的經過,並探討殖民者的良心問題。三、四部描述男主角梶在軍隊中親聞被迫參戰同胞的悲慘境遇。五、六部內容講述已成為北滿洲逃兵的梶,因抗爭而致死的經過。 第一二集 1943年,滿洲。梶在礦山公司調查部工作。他站在調查員的立場上對日美礦業生產的實力進行了比較,認識到日本將來必將戰敗。他在向公司提出的報告中,批判了在礦山現場對中國工人的非人道的榨取。這份報告被公司認可,因此他被派往現場。梶和美千子結婚後就上任了。梶得到前任衝島的協助,用人道的方針進行勞務管理的改革試驗。日本管理人員反對梶的改革,不斷發生罷工事件。他碰到了不是他們所能解決的問題。軍隊把在中國抗日的農民抓來,隨意地當作俘虜虐待,把他們稱作特殊工人強製在礦山勞動。梶按照憲兵隊命令不得不對他們進行管理。在被允許的範圍內極力地人道主義對待他們。這樣更增加了日本現場管理人員和憲兵隊他們的憎惡。特殊工人們紛紛逃亡。於是憲兵們把不想逃走的工人抓來斬首殺雞給猴看。當憲兵殺到第三個人時,梶終於忍不住向憲兵抗議了。當憲兵向梶揮刀時,過去他看守過的數百名特殊工人的領袖老王站出來威脅憲兵。憲兵因而中止了殺人。但不久後,梶被逮捕了,不僅受到拷問,還被趕出公司。並且立即從軍。 第三四集 時值隆冬,梶被派到北滿洲守備隊。連日強行訓練已經筋疲力盡,還得忍受老兵的作弄。但是無論從體力還是射擊技巧上都是數一數二的,立刻成了隊裏的重要士兵,他還站在袒護小士兵的立場上。梶保護的朋友們又因哥哥是左翼思想犯,自己也被當作赤色分子的新城一等兵。又因妻子來信罵他是家庭的愚癡而動搖被老兵痛斥的小原二等兵。還有40歲被征來的老兵。梶幫助新城逃往蘇聯,小原在廁所中自殺。梶的妻子不遠萬裏來部隊見梶。兩人得到特別許可在工具倉庫過了一夜。後來因蘇聯參戰,梶的部隊被蘇聯坦克部隊全部殲滅。隻有梶等少數幾個人活下來。 第五六集 北滿洲,梶等殘敗兵一個勁兒地向南逃。途中遇到逃難的男女老少,雖然幫助他們,但因饑餓疲勞一個個相繼死去。梶曆盡艱辛來到還殘留著日本老人和女人的開拓村,他準備在這裏和蘇軍作戰,但是日本女人高喊“別在這裏打仗了!”之後,他們開始了俘虜收容所的生活。梶對收容所裏桐原這個卑劣小人,恨之入骨。之後,他又被誣告,被罰作苦役。在森林中忍受苦役後,回到了收容所。當得知自己保護過的弱兵被桐原殺了後,且沒被問罪,梶絕望了。他殺了桐原,然後逃出了收容所。他在大雪漫漫的荒原中流浪,念叨著妻子的美好,漸漸地凍僵了。 影片的評價 一個站在人性角度反思人類過責的導演是偉大的,戰爭雙方首先都是人,人的內心都有邪惡(撒旦)和人道(信仰救贖)的兩部分,作為戰爭個體的梶的自覺反戰是人性升華和看見慘烈之後的人性轉向,它不是單邊主義的狹隘立場,它是人性在戰爭狀態下被扭曲後的良知反思,促使觀者對人道善意與屈服邪惡的矛盾問題留下重審空間。 幕後製作 編輯 在日本電影史上,稱此作品為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義深刻,反映了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與他們的“良心”形成了種種大問號???講述了那個時代日本人的理想和過失,夢想與幻滅,被迫與真心的集為一身,盡可能的像個人樣活下去的複雜心理。這些被迫作為軍國主義的走狗,時而反抗,時而伸張人道主義,因此立場異常痛苦。與時下有的國家甚至不把自己的人民當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片曾被選入日本名片200部,並獲1959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五名及第十名。
《人間的條件(第一、二部)》相關視頻
-
8.0
MH370:消失的航班
2023
戰爭
簡介: 網飛紀錄片《MH370:消失的航班》發布預告,3月8日上線。該片為調查式紀錄片,聚焦MH370航班失蹤事件,它試圖解開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以令人震驚的細節揭示MH370航班失蹤期間實際所發生的種種蹊蹺事件。
-
7.0
動亂1980
1980
戰爭
簡介: 影片分上下兩集,上集《渡海尋愛》,下集《雪下個不停》。1932年4月,仙台聯隊士兵溝口為營救因貧窮被賣入妓院的姐姐阿薰,開槍打死上級軍官被判死刑。聯隊上尉中隊長宮城啟介為其辯護無效,將借到的一千日元交給阿薰。部分海、陸軍官發動“五?一五”政變,失敗後分裂為皇道派和統製派。因涉嫌參加派係鬥爭,宮城被調往朝鮮。上任後的宮城親眼看到軍隊上層的腐敗,便想發動兵變。宮城再遇成為藝妓的阿薰,責其自甘墮落,讓阿苦悶的阿薰生了求死之心。為了幫助阿薰,宮城放棄了反抗運動。1935年10月,宮城調至東京第一聯隊,並和阿薰開始同居。宮城拜訪了自己的恩師、皇道派的神崎中校後決定起事,並將阿薰送到父親家中。1936年2月25日晚,皇道派軍人發起“二?二六”政變,事敗後宮城等被判死刑,隻留下阿薰失聲痛哭。 影片描寫了處於動蕩年代的日本年輕一代軍官由於親眼目睹了政界和經濟界的腐敗現象,決心發動政變推動昭和維新,結果遭遇完全失敗的過程,期間摻雜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高倉健成功塑造了一個認真誠實但不善於以言辭表白愛情的男子漢形象,吉永小百合則以上佳的演技刻劃出了一個能夠忍受一切不幸的婦女的內心世界。影片曾為1980年日本十大賣座片第十名。
-
3.0
永別了傻瓜2013
2013
戰爭
簡介: 二戰期間,納粹占領下的羅馬尼亞村莊中德軍士兵被殺,德軍限令村人第二天交出凶手,否則將殺害村中十位頭麵人物。危急之際,眾人想到讓村裏的瘋子伊普冒名頂罪,一場混合著笑與淚的戰爭喜劇便由此開始……本片翻拍自1972年的羅馬尼亞影片《伊普之死》,演員陣容豪華,除由法國影帝大鼻子情聖德帕迪約領銜外,更有老戲骨哈威·凱特爾(《落水狗》、《鋼琴課》)及威尼斯影後勞拉·莫瑞特(《心之歸屬》)傾情助演。影片畫麵精致,結局最是出人意料。
-
3.0
青春誓言
2014
戰爭
簡介: 影片改編自英國女作家維拉·布裏頓(Vera Brittain)成書於1933年的同名回憶錄改編,回顧了她本人在一戰期間的生活經曆,以及她走向反戰主義的心路曆程。片中布裏頓本人由瑞典新星艾麗西卡·維坎德飾演,哈靈頓將出演她的初戀情人。
-
1.0
海與毒藥
1986
戰爭
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醫學係研究生勝呂服兵役前在病房和研究室做醫學研究,他目睹了醫學部內部由於爭權奪勢而導致患者死亡的事故,以及為掩蓋事故真相設置的醫療騙局,粉碎了勝呂對未來的憧憬。當時正值太平洋戰爭末期,醫學部迫於壓力,同意與日本軍方合作,對被俘的八名美軍飛行員進行生理解剖,心灰意冷的勝呂與好友戶田被征召入伍做助手。當時,研究人的肺部切除多少,仍能生存,心髒停止跳動多久後還能重新起博,這對戰時醫療是一個重大的疑難課題。因此第一位美軍俘虜成了活的試驗品,被折磨了一小時二十分鍾後死去。手術時,殘忍的日本軍官不停地開玩笑、拍照,竟將俘虜的肝髒擺在桌上飲酒狂歡,參與手術的戶田受到了良心的譴責後十分痛苦,而勝呂仍舊沉浸在恐懼中,獨自徘徊。
-
10.0
莫斯科保衛戰
1985
戰爭
簡介: 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鬥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準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該片拍攝曆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拍攝場麵宏大壯觀,約有五千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加。這部場麵宏偉的戰爭和導演其他幾部類似的戰爭片一樣,都在前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拍攝的具有很強政治性目的的電影。影片宣揚的正義戰勝侵略今天看來也是正當的,可是一些宣傳國家領袖的場景明顯是一種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對宏觀戰爭場麵的描寫,依然是出色的。
評論